【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古诗】《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》是唐代诗人李白创作的一首脍炙人口的送别诗,全诗语言简练、意境深远,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离别的深情与对未来的美好祝愿。这首诗不仅展现了李白高超的艺术造诣,也体现了古代文人之间深厚的情谊。
一、诗歌
原文:
故人西辞黄鹤楼,烟花三月下扬州。
孤帆远影碧空尽,唯见长江天际流。
作者简介:
李白(701年-762年),字太白,号青莲居士,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,被誉为“诗仙”。他的诗风豪放飘逸,想象力丰富,代表作有《将进酒》《静夜思》《蜀道难》等。
创作背景:
此诗写于唐玄宗开元十八年(730年),当时李白在湖北武昌(今武汉)的黄鹤楼送别好友孟浩然前往扬州。孟浩然是唐代著名的山水田园诗人,与李白交情深厚。
诗歌主题:
本诗以送别为题材,描绘了春日江边送友的场景,抒发了诗人对友人的依依惜别之情,同时也寄托了对友人旅途顺利的美好祝愿。
二、诗歌内容分析表
项目 | 内容 |
诗名 |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|
作者 | 李白 |
朝代 | 唐代 |
体裁 | 七言绝句 |
创作时间 | 约730年(开元十八年) |
地点 | 黄鹤楼(今湖北武汉) |
送别对象 | 孟浩然 |
目的地 | 扬州 |
季节 | 春天(三月) |
主要意象 | 黄鹤楼、烟花、孤帆、长江、天际 |
情感基调 | 感伤中带有豁达,离别中蕴含希望 |
艺术特色 | 简洁凝练,画面感强,情景交融 |
历史地位 | 唐代送别诗中的经典之作 |
三、诗歌赏析
《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》虽只有四句,却意境开阔,情感真挚。第一句点明送别的时间和地点,第二句描绘出春日扬州的美景,第三、四句通过“孤帆远影”与“长江天际”的对比,展现出一种悠远而深沉的情感。整首诗没有直接表达哀愁,却让人感受到离别的不舍与对未来的期待。
四、结语
《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》不仅是李白送别诗中的佳作,也是中国古代文学中极具代表性的作品之一。它以简洁的语言传达出深厚的情感,至今仍被广泛传诵,成为中华文化中友情与离别的象征。